一段无爱的婚姻是不幸的,1906年7月6日(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丙午六月初六),一场旧式的婚礼在浙江绍兴举办。新郎装了一条假辫子,一身的旧式礼服,站在一群人之中显得很是安静。但他周围的人仿佛觉得这种安静是不正常的,大多在旁边劝说着他,可新郎没有在意,司仪让他做什么,他就做什么。很快,新娘的轿子到了,最先伸出来的是一只中等大小的脚,这只脚试探地触碰地面。
然而尴尬的事情来了,因为轿子太高,一时没有踩到地面,绣花鞋一下子掉向了地面。在场的人更是慌乱,有急忙让新娘穿鞋的,有拉着新郎的。原来,这家人的新郎并不喜欢小脚,新娘因此穿双大鞋,可没想到刚嫁过来就败露了,她一生的不幸也才刚开始。这里的新娘名叫朱安,而她的新郎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人鲁迅先生。
展开剩余69%是的,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一心想要破除封建礼教的鲁迅。娶了一个小脚的传统妇女,这桩婚事定得很早。1899年,作为中上家庭的朱家给女儿找了一名周姓前任官员的长孙鲁迅议婚。周家当时落魄,但因为当过官,鲁迅又是读过书的,所以还算是体面人家。本来两人在1901年就要完婚,只是鲁迅毕业就拿到了去日本留学的奖学金。婚事因此耽搁下来,女婿出国留学,朱家是丝毫不在意的。
没想到的是,1902年开始,鲁迅通过母亲给朱家传递了一个消息。说是希望朱安放脚,并且去学堂读书,朱家思想保守,他们并没有按照要求做。结婚的想法是周母提出来的,她怕儿子将来娶个日本媳妇,以生病的名义骗回了鲁迅。婚礼上朱安的这幅模样彻底打破了鲁迅对婚姻的一丝期盼,可朱安不知道。
婚后的第二天,他没有按照规矩去祠堂,第三天,就离开了家去日本。或许是这时开始,朱安认为就算鲁迅不喜欢她,她可以像蜗牛一样慢慢爬,总会爬上去的。于是,她待在老家安静地侍奉周母。这场痛苦的婚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,鲁迅不止一次对友人说过:她是我母亲的太太,不是我的太太。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,我只负有一种赡养的义务,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。
所以,鲁迅跟她只是维持着形式上的夫妻关系。朱安就这样孤独地在绍兴陪着婆婆13年,1919年11月,又跟着婆婆一起被接去了北京。因为考虑到被休的人情况会很悲惨,所以鲁迅没有跟她离婚。他把家里的经济开支都交给了朱安,1927年,鲁迅南下跟许广平同居。他每月依然会给家里寄钱,还单独给了朱安15元零花钱。
一直以来,朱安跟外人提起鲁迅都是反复说,鲁迅对她不错。在周海婴出生后,她也是把周海婴当作是自己的孩子,把许广平当作是自己的姐妹。鲁迅去世之后,她没有收任何人的馈赠,1944年,她实在过得贫困。只好听从周作人的建议,出售鲁迅的藏书,许广平得知消息急得不行,直接说私自出售她绝不同意。
各界也纷纷出面阻止,唐弢、刘哲民、宋紫佩一同去劝朱安。她刚开始的没有说话,过了好一阵才说出了一句怨言:你们总说鲁迅遗物,要保存,要保存!我也是鲁迅遗物,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!这话透露出了一种无奈,其实她也是舍不得的吧。当来人说到周海婴的时候,她才冷静了下来。1947年6月29日,朱安独孤的去世,结束了她长达41年孤独的岁月。
发布于:天津市